一、教学目标
1. 激发儿童对羽毛球的兴趣,培养运动习惯
2. 通过游戏化教学掌握羽毛球基本动作
3. 完成从游戏玩耍到规范技术动作的自然过渡
4. 发展儿童协调性、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
二、教学对象
5-8岁零基础儿童,每班8-12人
三、教学时长
共10课时,每课时45分钟
四、教学准备
1. 器材:儿童羽毛球拍、塑料羽毛球、标志桶、跳绳
2. 场地:室内羽毛球场地或平整空地
3. 辅助教具:彩色贴纸、卡通图示板、音乐播放设备
五、教学过程
第一阶段:兴趣培养(第1-2课时)
**游戏1:彩羽飞舞**
- 用彩色羽毛塑料球进行抛接游戏
- 让孩子用球拍尝试击打悬浮在空中的球
- 目标:熟悉球拍手感,建立击球概念
**游戏2:羽毛球搬运工**
- 分组用球拍托球跑接力赛
- 设置趣味障碍物增加游戏性
- 目标:培养球感和平衡能力
第二阶段:基础动作导入(第3-5课时)
**活动1:影子模仿秀**
- 教师示范正确握拍姿势
- 通过"摇手说你好"等形象化语言教学
- 使用贴纸标记正确握拍位置
**活动2:彩虹挥拍**
- 用彩色胶带标记挥拍轨迹
- 配合儿歌节奏进行空挥练习
- "画彩虹"游戏巩固动作记忆
**活动3:小小发球手**
- 学习基本发球动作
- 设置不同距离的得分区域
- 采用积分奖励机制激发兴趣
第三阶段:技术过渡(第6-8课时)
**练习1:搭档抛击练习**
- 两人一组,一人抛球一人击球
- 逐渐增加击球难度和要求
- 强调眼睛盯球和移动脚步
**练习2:网前小对抗**
- 降低球网高度
- 进行简单的网前回球练习
- 引入计分规则,体验比赛乐趣
第四阶段:综合应用(第9-10课时)
**迷你比赛:**
- 小组循环赛制
- 简化比赛规则
- 重点鼓励技术运用而非胜负
- 颁发"进步之星""最佳搭档"等奖项
六、教学要点
1. 始终保持游戏化、情景化教学特色
2. 多采用形象化语言和示范教学
3. 及时给予正面鼓励和具体反馈
4. 注意运动安全,做好热身和放松
5. 根据儿童个体差异调整教学进度
七、教学评估
1. 技术掌握:握拍、挥拍、发球等基本动作
2. 参与程度:课堂投入度和兴趣表现
3. 进步情况:从第一课到最后一课的技术成长
4. 社交能力:与同伴的合作和互动情况
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安排,儿童能够在游戏中自然过渡到羽毛球基础技术的学习,既享受运动乐趣,又掌握基本技能,为今后的羽毛球学习打下良好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