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女排的赛场上,张常宁有个可爱的外号——“宝宝”。这个昵称源于她刚入队时稚嫩的面庞和活泼的性格,但千万别被这个称呼迷惑。在球网前,她是令对手胆寒的重炮手;在赛场上,她是用实力说话的世界冠军。

2015年世界杯,年仅20岁的张常宁首次以主力身份参加世界大赛。当时许多人都对这个“新人”持怀疑态度,但她用一记记势大力沉的扣球回应了所有质疑。在中国女排夺冠的道路上,她场均贡献13.1分,成为球队得分第二多的球员,完美诠释了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的精神。
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对阵巴西一役,张常宁临危受命改打接应。面对全场巴西球迷的山呼海啸,她沉着冷静,发挥出色,帮助中国队逆转取胜。这场比赛让人们看到,她不仅是主攻位置上的尖兵,更是能适应多个位置的多面手。
2019年世界杯,张常宁以54.17%的扣球成功率位列所有球员之首,这项数据甚至超过了队友朱婷。她的发球也屡建奇功,总共得到10分,在中国队内排名第一。此时的张常宁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全面主攻。
赛场下的张常宁同样令人敬佩。2018年她遭遇严重伤病,几乎缺席了整个赛季。但通过艰苦的康复训练,她不仅重返赛场,而且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。“宝宝”这个外号背后,是无数汗水和坚持的故事。
如今,当人们再喊她“宝宝”时,这个称呼已经不再是单纯形容她的年轻与可爱,更包含着对她成长历程的认可与喜爱。从青涩新秀到球队中坚,张常宁用实力证明了自己,也让“宝宝”这个外号成为了强者的一种别样注脚。